解读丨什么是全域旅游示范区?又要如何构建
解读丨什么是全域旅游示范区?又要如何构建
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旨在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推动旅游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所谓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北京勇先创景规划设计院指出,对符合以下四项基本标准的创建单位优先组织验收:1、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要求;2、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3、厕所革命及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4、建成旅游数据中心。具体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要遵循六大创建原则:突出改革创新、突出党政统筹、突出融合共享、 突出创建特色、突出绿色发展、突出示范导向;达到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 旅游参与全民化、旅游效应最大化五大创建目标,主要考核指标:1、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15%以上;2、旅游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20%以上;3、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10倍以上;4、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5、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10%左右;6、区域内有明确的主打产品,丰度高、覆盖度广。等等。
承德是几线城市
四线城市
承德是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是河北省政府批准的河北国际旅游城市,是连接北京、天津、辽宁、蒙古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市行政区域面积39511.89平方公里。到2020年,全市辖3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4个县、3个自治县。全市常住人口333.63万人(2021年末)。2021年,承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97亿元,比上年增长6.1%。
承德位于华北与东北的过渡地带,河北省东北部,南接京津,北接赤峰、锡林郭勒,东、西接朝阳、秦皇岛、唐山、张家口,距省会石家庄435公里,距北京225公里。是连接京津冀辽蒙的重要节点,具有“一城连五省”的独特区位优势。是国家A类开放城市,中国普通话标准发音集散地,中国摄影之乡,中国剪纸之乡。
承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703年,清朝康熙建避暑山庄,成为清朝第二个政治中心。热河大厅建立于1723年;1733年,雍正取“承祖德泽”之意;赐“帝承天德”二字,说明先帝承天地之恩,以修万物;建立于承德直隶州,初称“承德”;民国初期,这里是热河省省会。1955年,撤销热河省建制,承德作为省辖市划归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边寺庙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旅游胜地40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它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承德被评为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2016年11月,承德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授予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年10月,承德市入选国家森林城市。2017年12月获得“厕所革命优秀城市奖”。